你用什么做决策?
5月19日,我参加了张潇雨上海粉丝会的一个主题分享,主题是“决策”。在最近一段时间里,我刚好看到了很多关于决策的思考。这次活动,可以说是有deadline任务,能帮助我尽快地去把决策想清楚些。
首先,有人可能疑惑:选择与决策的区别是什么?我觉得这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,是一个行为的不同说法。如果非要找点区别的话,我们日常用选择多点,工作上则用决策多点。而且我们习惯把思维路径短的,考虑因素较少的,叫做选择;而需要考虑结果影响的,则称作决策。
如果要对决策进行区分,我会将决策分为感性决策与理性决策。
感性决策
感性决策,是我们日常普遍使用的决策。我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、兴趣、资源、感受等对某些事情进行决策。在这一点上,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感性的决策系统。比如:延迟满足,你在今天看到想买的东西,如果你等到第二天,依然想买。那么你就下手买了。这种延迟,是内心的确定;比如:具象化理由,很多人会把自己关于A和B的选择用纸和笔记录下来,在记录地过程中,你会具象化自己的脑海里所给的理由,这其实是把感性思维通过逻辑变为理性的过程。当你写下来之后,你可能会发现有些理由就不是理由……这样的决策系统有很多,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而确立的。
我也有类似的决策系统,而且我一直用它们解决大多数的问题。我的决策系统有两个。
1.一杆秤
我在大一就有了这套决策系统。我心里有一个判断事情重要性的标准,这个标准是自己的喜好、兴趣所确定的。我会把各种事情放在另一端,看哪一端更重要。比如参加社群与不参加社群进行比较。这种类似上面用笔和纸罗列各种理由一样,我只是在心里很快就做了这个过程。
2.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
这个决策模型的判断标准是:不断问自己,找到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。
️确定自己真正在意的东西有4种方法:
1.延迟满足
问自己过1天,10天之后,你是否还想要这个?上面那个隔天还想买东西的例子,便是如此。
2.失眠
失眠可以确定哪些东西是你放不下的。你选择了A,心里却一直想着B,你就应该想想A是你真正想要的吗?
3.询问自己
我询问自己的方式是找到一个对象,不断地诉说自己的想法。之前,我面临选择offer的问题,我就一直找华哥来诉说自己的想法。我知道答案得自己寻找,但找他是因为他能补充我不知道的信息,而且他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。我不需要他做任何解答,当我把问题描述给他,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就越来越清晰。
4.思想实验
张潇雨曾在一期播客——如何确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么?里分享了四个思想实验。
1.如果此刻把做这件事情的附带结果全都给你,你是否还愿意继续做这件事?
2. 假设有一件事情只能默默做,不可以告诉其他人,你是否还愿意去做?
3. 两件同样喜欢做的事情必须彻底放弃一件
4. 如果你注定十年之后会死亡,你还会愿意做这件事情吗?
这四个思想实验的目的是:把自己置于某种境地,以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。这种方式在《对赌》里叫做“心理时间旅行”。它有一个10-0-10的工具:如果我在10分钟/10个月/10年前做出这个决策,现在的我会有什么感受?
大多数人都是用感性进行决策的,但少部分人看到感性的缺陷,用理性作为决策。
理性决策
有人说人是不理性的,所以人无法做到理性决策。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忽略了人对于非理性的抗争。《思考,快与慢》里把人大脑分为系统1和系统2。系统1是直觉判断,处理时间短,比如想中午吃什么;系统2是理性判断,处理时间长,比如思考自己选什么学校。人们的非理性通常是通过自己对事物的直觉判断的,因为自己在看到身边的人都在看美剧,就以为追美剧的人很多。事实上,看美剧的人少于看韩剧的。
下面给大家介绍两种理性决策
1.概率思维
概率思维,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很多问题。
举个例子,假设 A 的能力很强,一个很难的任务有成功率 20%,相比之下 B 稍微弱一点,成功率只有 10%,但是最后一定 A 比 B 更能成功吗?不一定,如果 A 只尝试一次,最终成功率就只是 20%。而 B 尝试三次,最终成功(至少一次)的概率就是 27%,反而是 B 更高。
如果你不用概率思维去思考,很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判断。当然,我们也要很清楚地知道,作出正确的决策并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。《对赌》这本书介绍了一场橄榄球比赛,教练作出了正确的决策(胜率更大),却被对手给抢断,最后被绝杀。而媒体则在赛后质疑教练的决策,显然是一种”事后诸葛亮”的行为。作出正确的决策,能保证你大概率得到好的结果,但如果运气不在你这边的话,得到差结果也是正常的。
2.公式化决策模型
讲决策模型进行公式化,能够帮助决策者除掉很多噪音,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部分,以作出理性决策。最近,刚好看到两个公司化决策模型,分享给大家。
1.ROI投资回报率
ROI,即投资回报比。以投资回报比来判断自己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。
我有一个微信好友即拿ROI作为标准。前段时间,我看到好友在公众号分享优质的微信文章,所以邀请他在我做的私人微信群里做类似分享,他以投资回报不成正比拒绝了我。
他以投资回报率作为决策模型,我觉得很好,很多人也是以此来做决策。但是跟他交流的时候,我发现他变得功利化一点,不是以好友关系为出发点做事,而是以利益为点。而且,我同样用ROI对该事情做了一个判断,我的结果是他是可以做的。成本很低,也能获得公众号的曝光。
所以,ROI的算法依据很多因素,比如价值观决定某件事情的成本或者重要性。
优先级=影响力 X 胜率
这是丁香医生首席产品架构师少楠老师分享的一个决策模型——优先级=影响力 X 胜率。下面,我说说我对这个公式的理解。
影响力让我想到张潇雨的一条微博,微博说,一个公司的CEO和前台每天做的决策的区别是什么?前台要弄一次团建活动,需要决定团建费用,团建地点,团建项目;而CEO决定一次项目是否执行,可能要思考成本,人员配置,公司资源等。这两种决策的复杂程度是一样的,但为什么CEO的决策比前台重要呢。这里面的原因便是影响力,CEO的决策可能影响到公司未来一年的发展状况,而前台的决策则只会影响到公司的一次福利活动。影响力决定了决策的重要程度。
胜率是概率思维,也就是上面所说的,通过计算每个决策的概率以进行判断。持续的概率思维,能够减少运气的影响,帮助你获得持续的成功,德州扑克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所以,我觉得这公式是有道理的,但这并不是说公式化决策对任何人都有效。因为:
1.这公式,你是否真的理解。我上面说过公式是除去噪音的方式,它把复杂的问题给抽象并简单化了。而对于决策者来说,在还原噪音的过程中,难免会对公司产生偏差。
2.这公式的限定条件是什么? 任何公式都是有限定条件的。没有限定条件的公式是不存在的。因为没有限定条件,便无法证伪。所以,当你看到一个公式的时候,需要思考这个公式的限定条件是什么。只有知道限定条件,你才能正确使用公式。
决策的缺陷
上面这么多内容都是决策工具,而要真正作出好的决策在于我们自己。我们需要知道决策是有缺陷的,决策的缺陷主要来自于人本身——人的信息量、人对事物的认识和人的本质。在做理性决策的过程,其实是反人性的过程。
而提升决策质量便是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,提升自己对事物的认知,以及习惯的培养。自己做好每一个小决策,以便于在做大决策时,有更好的选择。
愿你我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ps:以上内容仅为个人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