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说某人没有梦想的时候,在说什么?

今天早上一起来,发现昨晚看过的文章《腾讯没有梦想》在朋友圈刷屏了。而且随着刷屏的还有跟这篇进行互动的文章。比如不认同作者结论的《谁说腾讯没有梦想》和《腾讯真的没有梦想吗?》,还有全文驳斥的《驳“腾讯没有梦想”》。

有趣的是,现在腾讯受到今日头条的猛烈攻击,股价远不如新年之时,而这样一篇文章,几乎成了腾讯现在局面的反思,也让这篇文章能传到更远的地方。

看到这些,我很容易想起这样的场景。

大学同学聚会,班级第一名Bob没来,大家都在猜Bob现在在干嘛?对他还熟悉的Steve说他在三四线城市里教书。Tom想起了大学时他说自己的理想是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,然后感叹:Bob已经没有了自己的梦想,沉浸在自己现有的环境里了。但与他经常联系的Zac却不这么认为:说他的理想没变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。于是聚会上讨论的话题就成了Bob有没有理想了。

这跟现在的腾讯事件是不是如出一辙?这样的讨论也不会有结果,除非当事人自己跑出来说:是的,我没有理想了,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(错,我还在为我的理想而奋斗)。当然,这样的讨论通常不会有当事人。

不过这次与我说的场景不同,当事人马化腾看到了这次讨论,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:

“看了,有批评蛮好。投资的原因是从腾讯核心优势出发,从QQ开始我们就意识到社交产品的核心优势是流量。除了自主开拓多条事业线利用好这些流量以外,把不核心的、不专业的项目通过投资交给其他更合适的团队去做,如此更能将资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。历史也总是告诫我们要重视新的团队,不可能什么事都能自己做;关于产品,这也是我们一直在反思的。抛开众多项目导致的精力原因,确实需要产品团队有更大的决心和耐心做出更优秀的产品。因为这也是我的初心。

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,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,而不是赚多少钱,这点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都是这样想的。”

马化腾的表达很显然是“错,我还在为我的理想而奋斗”,“做出最好的产品,而不是赚多少钱”的理想从未改变。而上面那一段向对方解释了“你错误理解我了”,还有“为什么有些地方我没做好”,并且接受这样的反思。

马化腾的反应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,我虚构的场景中Bob知道了也会有类似的回答。而且同马化腾一样,会去思考为什么别人有这样的疑问。而要回答这个疑问,得从梦想是什么说起。

梦想是什么?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这样的:梦想,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,指在现在想未来的事或是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情况,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,甚至其可以视为一种信仰。

毫无疑问,每个人都有梦想。只是越长大,梦想越让人看不清楚。年轻时,梦想可能是当科学家;28岁以后,可能是有个不错的事业,幸福的家庭(不错的事业,幸福的家庭是怎样的?);再之后,可能会是有自己的事业——开店,创业等等(我要做什么,我能做什么),又或者根本就没想过。

而且越长大,梦想就慢慢从我们嘴里消失,因为我们会慢慢发现梦想与现实的差距,而自己又处在梦想与现实中的哪里。但梦想依旧在,只是变成了别人嘴里的其他词。比如:上进。老婆最喜欢抱怨老公的一句就有:你怎么这么没有上进心?当然,这样的话只能是老婆这样的人说。一般人说不出来这样的话,只有对你抱有期望,觉得你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的人才会去做。

如果我们现在回头看《腾讯没有梦想》这篇文章。你就会有新的发现:一般人会关心你有没有梦想?一般人只会关乎自己的一切,只有与你有接触的人还会关心你,而更只有看好你的人才会在乎你的梦想。同学聚会上,谁会在意班级最后一名的梦想呢?

只是他期望太高替腾讯可惜,下了一个过果断的结论,才让大家议论纷纷,就像争执的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而想动手一样罢了。

马化腾不应该只看到别人说错什么,对你有什么误解,更应该感谢他们,他们鞭策你不断去反思——自己在做什么,又想要什么。(当然马化腾的回答里也能看出是这么做的)而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或许也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想想我们自己的梦想,毕竟说这话的人真的太少。

或许,在一段时间里,马化腾会想是不是像阿里巴巴宣称要做102年的公司一样,把公司的梦想摆的更明显些?让更多人更了解腾讯一些?

但谁喜欢按别人的方式去做事呢?腾讯与阿里毕竟是两种个性的人,腾讯一直在做自己,只是很多人不理解它而已。

相关文章:

腾讯没有梦想

谁说腾讯没有梦想?| 42章经

腾讯真的没有梦想吗?

驳“腾讯没有梦想”

欢迎订阅我的博客

偶尔更新,保持联系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