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张小龙2021年微信公开课的一些想法
前两天,刚看了张小龙的分享,今天越回味越想说两句,估计自己想法有点多,所以,写了这篇文章。
张小龙:“简单”和“连接”,两个词描述微信十年(附万字全文)
回头看十年前,当时的想法只是,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的通讯工具来用。
做工具,大概都是如此的想法。这也是很多开发者开发RSS阅读器,日记等软件,虽然市面上很多。
于是就开始了微信的第一版。但当时绝对没有想到,十年后的微信会是现在这个样子。对此,我自己感觉特别幸运,我想我一定是那个被上帝选中的人,因为光靠个人努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。
幸运,很多人认为是强者的谦辞,但这也是某种事实,某种心态。
可能在2017年吧,我跟公众号的团队说,我们现在公众号只适合少数人写长文章,但是大部分人写不了文章。我们应该在朋友圈下面加一个“非朋友圈”,只能发短文或者照片视频。
文章有门槛,视频有门槛,发图片,发短文,没有门槛。发一段语音也没有门槛,找人聊10分钟也没有门槛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视频化表达其实越来越成为普通人的习惯。
视频化表达应该是下一个十年的内容领域的一个主题。虽然我们并不清楚,文字还是视频才代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,但从个人表达,以及消费程度来说,时代正在往视频化表达方向发展。
趋势
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创作的短内容平台。
短内容平台。在张小龙眼里,视频应该包括文字、图片和音频。
其实微信一直在寻找PC时代的“官方网站”的替代物。做公众号的时候,我们希望公众号就是一个机构比如企业的官网。做小程序的时候,我们希望小程序就是官网。
现在,我们希望视频号是每个机构的官网。这是合理的,官网是需要进化的。
移动时代需要官网吗?官网需要进化~ 不过官网不会ALL IN ONE,因为国内平台是会互相屏蔽的呀~
我发现,机器推荐的远不如人工(或者说朋友)推荐的精彩。既然这样,就应该以实名点赞的社交推荐为主,机器推荐为辅。
当时我给的理由是,我们所看的书,大部分是因为周围有人推荐而去看,而不是网上书店推荐的书。你少看几个机器推荐的内容不会觉得可惜,但错过了朋友们都在看的内容会觉得可惜。这是视频号能借助社交推荐起来的理由。
熟人关系链。之前我会觉得每个平台自己所拥有的,不用会很浪费。比如说,你让Instagram去做tiktok,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不一样,因为有好友关系。我会觉得平台的决策会是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去思考。这个给我的感受是微信团队是想学抖音做算法的,只是有关系链先试试,然后试试之后发现有效果,就以社交推荐为主了。
那么到底是谁决定了谁呢?还是说不管如何,成功的结局都是一样的。不成功的话,估计就会脱离原有产品,重新来过。
一种典型的微信style的产品方法,即通过产品而非运营的方法,找到事情的撬动点,通过产品能力让事情运转起来。
好的产品设计可以减少通过运营。
我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断言:未来有一天,视频的播放量,关注,好友推荐,机器推荐的消耗比例,应该是1:2:10。即,一个人应该平均看10个关注的视频,20个朋友赞的视频,100个系统推荐的视频这样的比例。
阅读文章我不是,我该用了RSS。不过听播客,看视频,我是如此的。B站会优先看推荐,然后选择的视频。人们还是喜欢不确定性带来的惊喜感,而确定性的内容(订阅),则是当”没有选择时”的保障。(追订阅的场景并不是很多)
内容分两种,一种是你需要花脑力去理解的知识性信息,是学习;一种是不需要花脑力的思维舒适区的消费类的信息,是娱乐。
朋友赞是朋友强迫你去获取你未必感兴趣的知识性信息,属于学习类的;机器推荐,是系统投其所好而让你很舒服的浏览你喜欢的消费性信息,属于娱乐类的。关注里面两种信息都有。
这种解释,我能接受哈。社交推荐,还有什么产品可以做到呢?(除了腾讯的产品)
用完即走跟时间长短无关,跟效率有关。
很多时候,词汇是会有歧义的。而且每个人对词汇的定义也会不一样。分享孙燕姿的一句歌词:是谁给感觉起了名字,让我们自以为有共识,这会不会是场天大的误会
在iOS里,没有了文件的概念。文件被各个应用自己定义了。这是把文件应用化了,即文件不能脱离应用而存在,一旦脱离了,就是没有意义无法解释的数据。
这是一种很好的观念。
原始视频只是数据,它没法关联到其他信息,如创作者,观众数,评论等。它还需要存在本地,数据丢了就丢了。
因此未来的视频应该是一种结构化数据。它存在云端,有所有的创作者信息,有观众的互动信息,能够很方便的分享。
文字和视频等内容,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人看到,也就是分享。而分享,如果还需要copy整个原始数据,是很落后的。分享应该只是一个链接的传递。
有朋友问我,什么是结构化视频?有关联其他信息的视频,比如互动,观众,评论数。如果视频没有发布,那只是草稿,未公开的作品。最近看到fonter整理的文章《创作的缓存》,缓存给我印象很深。思考的缓存是备忘录(包括语音备忘录),图片与视频的缓存是相册,音频的缓存呢?很多产品在设计上不鼓励用户缓存,而是自己发布内容,记录当下。
除此之外,我们也确实缺少了一个存放视频、音频的地方。你愿意把生活的无聊碎片放在B站上吗?还是放在自己的手机里?
分享应该只是一个链接的传递。而不是你把50M的视频,发给对方~
视频号是结构化的视频内容的载体。
不管是文章还是视频,他们存在的价值在于被人看到,或者说被分享。显然,文章和视频需要一个载体来传播。
载体的含义还体现在,我们自己不做内容,也不会去买内容。我们不关注具体的内容是什么。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。
载体也很有意思。放在音频里,就是托管平台。分享与传播的方式是通过RSS链接,可惜RSS被淘汰了,很多产品会有RSS内核,但发展是向前的。
载体体现了工具思维,做好存放视频的工具,让视频流动的工具~
长短视频的区别只是消费的场景不一样。短视频适合碎片时间的连续消费,而长视频适合有一大段时间来看。关于长视频,我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,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库。
我跟朋友做b站视频,朋友嫌弃我们视频内容太长了。我说,当你觉得内容无聊的时候,1分钟都会嫌弃很长。当内容有趣了,10分钟是没有感觉的。
长视频的云端仓库,那不就是想作为存放视频的地方吗?
之前我们不愿意做这个功能是因为,一旦这样做了,你可能只是把你历史上最好的照片放到那里,永远就不去修改它了。
这次我们愿意这样做是因为,如果你关联到你的视频号的内容,那它就是活的,因为你会不停地更新你的视频号内容,而不是说我选几个历史上最好的照片作为精美的装饰就永远不变了。
会去修改的名片。其实因为视频的高成本、然后形式统一,比较好作为”名片“,不断更新的文字动态,效果就不行。”活的“这个词,会让我想到”流动“
一屏里的内容条数,应当跟命中率成反比。
命中率这个词不是用户视角,用户的感受是没东西可以看。我玩即刻的感受就是如此,没有玩推特和微博那种,会在一两条动态停留思考或者看评论的时候~
我在想,还有什么内容形态是比短视频更能被更多人接受的。
我觉得直播有这个机会。直播比短视频的生产更容易,是因为拍一段短视频是需要有内容准备的。
而直播,是不需要准备内容的,它就是日常聊天。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差别,直接降低了直播的门槛。这是一种轻松的表达,普通人也能够去生产出来,朋友也更愿意去消费。
张小龙在聊这段的时候,我会想到”生产和消费“,生产端直播和音频都是低门槛的,轻松的表达。但消费就不是了,大家聊天的时候,60s的音频都接受不了,效率太低了。
不过直播更像是clubhouse这种语音直播,这种消费门槛也不高。但我觉得语音直播不好的地方,便是在于没有画面感。画面感能够传递信任的。语音直播在基于信任的基础下才有意义。当然,做播客,是传递信任的一种方式。熟人之间,已经有了信任。而且语音直播的压力会更小,因为不需要露脸~
虽然直播已经发展了很多年,大家对直播的认知还是带货的领域,这是作为内容形态的方式来思考,就是个人表达的形态方面来思考的。
放在音频上也是合适的。大家对于语音直播的认知还是交友,情感满足的领域。
我相信普通人的创作力是巨大的,相反,购买的内容反而不一定能打动人。
音频里说道邀请明星来做播客,让他们自己来,而不是付费让他们来。当然,我觉得蔡康永的那个节目做得蛮不错的。
有次内部开会我开玩笑说,未来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线上化,人们会怀念这种古老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方式的。
我们会走到视频的另外一面,通过你随便说一句话,随便写几个字来表达自己的状态。
状态,是用来给人看到的,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。
线上化,我感受比较深的是张小龙不会让人回到线下的感受,而是通过线上的某种体验让人想到大家会怀念的时候。比如拍一拍模拟线下的拍肩膀,后面提到的直播拜年,而不是说想通过某个手段回到线下。
线上是趋势,人也确实是会怀恋过去的。把人们怀念的东西搬到线上,而不是push人去线下。
自从有了网络、移动互联网以后,我感觉是很多人听歌变得少了,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会听歌,因为在任何其他时候,你会宁愿去看视频了。
很多人说我们在听歌的时候不应该看见什么,而是应该听就好了,但我希望听歌的时候能够看到一点东西,因为听歌的时候有一点想象力,我们之所以希望在开车的时候听,是因为你的眼睛能看到很多的东西,让你的想象比平时更活跃了。
如果这些东西,听同一首歌的人往往有很多人,举个例子,你可以想象你在这里听这首歌,另外一个人在另外的场景,还有很多类似的人,如果把他们听歌的眼前画面都连起来的话,总有一些人的画面跟你是非常类似的,他能够打动你的,所以从这个点上出发,我们就把听歌的体验做了一个视觉化的展现。
这段我会想到播客。听播客需要场景,没有场景,人们就不会想到听播客。会为了听播客,而找相关事情来做的人是少数。这也是我会认为播客或者音频,会是大家的日常的附属品的原因。 然后,关于听东西时的想象力,我在看《离线》杂志的时候学到了这一点。我对播客吐槽最多的是现在的节目都没有利用好听时的想象力,用户说得最多的仅有笑声而已。我也一直在鼓励大家做节目时,拍张照,用语言或者声效让大家能够想象出某种画面感~
然后,听的时候是需要想些东西的。轻芒杂志做时间轴的出发点便是如此。不过轻芒杂志纯粹是为了看,而忽略了想象力。好奇张小龙会如何做?我猜一首,上传图片。用户听歌的时候,可以看滚动的图片与配图文字。
微信提供了一个尚未看完的内容的列表,方便可以随时找回这些内容继续看完。尤其是对于长视频,更加需要随时可以切走,然后又能快速找到。直播也一样需要。
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的。不过浮窗的设计,我个人感觉参考了音乐播放器~
互联网产品是关于创造力的,而不是拼人数。
不是劳动密集型
连接是很美的。
因为世界的运行就是靠万事万物的连接而进行的。对产品来说,做连接,意味着做服务的底层设施,因为基于连接可以演变出来的结果是最丰富的。
简单。
我用简单来作为美观,实用,合理,优雅的代名词。
简单。又是一个容易让人误会的词汇